|企業永續
人權政策

華新恪守全球各營運據點所在地法規,致力維護員工基本人權,保障員工合法之權益,支持並遵循下列(包含但不限於)各項國際社會公認之人權公約及人權保護準則,以公平、合理、友善地對待及尊重所有員工,包含正職人員、臨時員工、外籍移工、實習生、約聘人員等,並將此精神推展至合作夥伴。

  • 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
  • 聯合國全球盟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UNGC)
  • 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ILO Declaration 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Rights at Work)
  • 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ited Nations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UNGPs)
  •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本公司人權政策適用範圍包括本公司及國內外子公司、合資公司及其他具有實質控制能力之集團關係企業組織,以及供應商、承攬商、夥伴(客戶、社區)等利害關係人,致力杜絕任何人權侵害;並以多元、開放、雙向的溝通管道,傾聽利害關係人意見,定期於公司官方網站及永續報告書中公開揭露,同時於新進同仁到職時,宣導說明人權政策之內容,以確保同仁理解集團人權政策之施行。相關目標作為及實施措施請參見公司網站


人權重要議題及減緩措施
華新始終尊重並支持《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與《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之勞動標準,致力確保公司內外的每一位成員,均能獲得平等且尊嚴的對待。本公司人權管理流程包含人權政策的建立、減緩與補救行動策略的制定、人權議題教育訓練、申訴機制運作等項目。以下為公司關注的其他人權議題及相對應的減緩措施:

人權訓練

2024 年對內部員工共實施人權相關的教育訓練包括「職場友善宣導系列」、「個人資料保護法」、「職場不法侵害」以及針對管理階層辦理的「人權教育訓練」等多門課程,共計 5,208.22 小時(4 門課程),並於供應商大會中進行人權政策之宣導。

人權協約與保障

華新對員工人權以工會及勞資會議制度進行保障,具參加工會資格員工受工會保障比為 100%,對供應商則以《供應商經營管理承諾書》做為約束。

非典型勞工人權保障

華新針對非典型勞工的聘用主要分為勞動派遣及勞務外包兩大類,利用公司內的任用管理辦法及勞動派遣和勞務外包制度進行非典勞工的人權管理。除整體福利外,此類勞工擁有與華新正式員工的同樣任用條件,同時享有勞、健保等基本保障。

工會及勞資溝通管道

華新於 1976 年 11 月成立工會,旨在追求勞動條件改善,並促進勞資雙方意見暢通。舉凡公司政策宣導、員工心聲與建議均透過勞資雙方雙向直接溝通方式進行:每年召開工會代表會議,每季定期舉辦工會代表勞資溝通協調會議,會議中討論與員工有關的各類議題,公司代表均列席進行溝通。目前於廠區設有工會室,讓員工能與工會代表平時即可溝通與交換意見;定期舉行座談會,工會之理監事成員能在座談會中直接與高階主管進行溝通。每年舉辦模範勞工選拔及表揚活動,2024年選出63位模範勞工代表。

華新亦設置各項申訴管道,除固定每季度舉行勞資協商會議外,另可不定期舉行每週會議作為員工溝通權益之重要管道,確保勞資互動常規化。勞資協商會議之討論項目包含勞工異動情形、公司業務發展與人才發展需求、薪資福利、工作環境及申訴事項等討論,公司所有營運活動及對員工重大作業改變皆依循勞動基準法要求,勞方可循公司制度保障權益,亦可向勞資協商代表反應,以獲得權益保障並維持勞資雙方良好互動。

華新未與產業工會簽訂團體協約,本公司雖有成立企業工會,惟因工會迄今未曾向公司提出團體協約之協商要求,迄未簽訂團體協約。

▪華新工會概況

▪勞資會議及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勞工代表佔比


人力資源政策及人力結構

全球員工概況

華新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全球員工總人數為 11,612 人,以永久雇用為主 ( 男性 9,556 人、女性 1,397 人 );約聘佔 2.4%(男性 229 人、女性50 人);外籍移工佔比約為 3.3%(男 性 378 人,女性 2 人),華新在全球持續增加事業版圖,公司持續擴大海內外營運規模,透過計劃性投資合作,實現策略願景,延伸品牌價值,也使華新在全球員工總數持續攀升。

▪2024 年全球員工總數

註:
  1. 2024 年全球員工總數加計(臺灣地區)華新能源電纜系統;(大陸地區)杭州富通、杭州華新;(印尼地區)華新永旭員工數。
  2. 外籍移工僅統計臺灣、歐洲非本國籍之直接員工;數據已包含無時數保證員工。
  3. 另 2024 年非員工(承攬商)工作者每月平均進廠人數約為臺灣地區 5,554 人、大陸地區 2,010 人,義大利 258人。
  4. 2024 年派遣人數:大陸地區為 99 人,包含工廠產線員工、商場營業人員及後勤管理人員,其他地區無派遣人員。
  5. 永久聘僱員工中,因海外廠區勞動法與臺灣不同,當地勞工在一定期限的勞動關係當中,皆須定期重新簽訂勞動合約,待約定期滿後簽訂不定期契約。無論簽訂合約類型為何,仍為華新的正式員工。
  6. 本公司無兼職員工。

管理階層及一般職員年齡結構

華新主要業務為電線電纜及不銹鋼製造,現場操作工作以男性員工為主要人力,男性員工比例高於女性。管理階層年齡主要介於 41 歲至 50 歲;一般職員年齡主要介於 30 歲以下。線纜及鋼鐵為技術及勞動密集產業,在員工學歷分布上,主管職以大學學歷為主,一般職員主要集中在高中(含)以下學歷。本公司恪遵各營運據點所在地禁用童工法規,不僱用年齡未滿 16 歲之員工;臺灣地區聘用 29 位身心障礙員工,佔臺灣員工總人數 1%。

▪依年齡

▪依學歷

註:
  1. 員工概況揭露資料為以下廠區的資訊:(臺灣地區)臺北總部、楊梅廠、新莊廠、鹽水廠、臺中廠、華新能源電纜系統;(大陸地區)華新中投、東莞華新、上海華新、煙台華新、常熟華新、江陰華新、江陰合金、南京置業、杭州富通、杭州華新;(馬來西亞)華新精密;(印尼)華新力寶、華新鎳業、華新旭日、華新永旭;(義大利)CAS。
  2. 初階管理階層係指股級(含)以上至課級管理職、中階管理階層係指理級管理職、高階管理階層係指處級(含)以上管理職。

新進員工人數

華新秉持用人唯才,適才適所並相信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透過完善的內部組織與公平、公開的招募管道貫徹落實。2024 年聘任 2,243 位新進同仁以滿足公司的整體營運需求,並促進就業發展機會。華新員工總人數從 2019 年的 4,931 位,增加至 2024 年的 11,612 位,並且新進人數也從888位增加至 2,243 位,新進人數成長比率達到153%,而在新進人員年齡中,30 歲(含)以下比例達 59%,這也為華新創新持續挹注能量活力 。

▪2024 年全球新進/離職人力情形

註:新進率=當年新進人數/當年底在職人數,按各性別及年齡層區間為計算分母,離職率=當年離職人數/當年底在職人數,按各性別及年齡層區間為計算分母。

▪新進/離職人力情形

離職員工人數

2024 年,華新共有 2,079 位同仁離職,各地區離職率分別為:臺灣 14.2%、大陸 24%、印尼 20.9%、馬來西亞 24.8%、義大利 9.4%。前一年度因公司政策導致大陸及印尼地區離職率提升,2024 年總體離職率顯著下降 。此外,自 2018 年至今,本公司的自請離職率皆維持在 15% 以下,充分展現公司在人才留任方面的具體成效。當同仁提出離職申請,人力資源單位會與單位主管進行確認並安排離職面談,瞭解同仁的離職原因,進行人員關懷,同時並依據同仁專長及意願,確認內部是否有適合轉調之職務。另外對於非自願離職的員工,本公司按勞基法及就業服務法之規定給付相關費用及辦理資遣通報,資遣費的計算依照勞工適用勞工退休金舊制或新制之年資分別計算,完成應給付的資遣費用,並發給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使非自願離職的同仁可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給付。
註:2024 年統計新增(臺灣地區)華新能源電纜系統;(大陸地區)杭州富通、杭州華新;(印尼)華新永旭員工數。

擁抱多元,打造共融,維護平等-人力多元指標

華新深信,多元化是企業永續與成功的關鍵元素,致力於打造一個包容且尊重差異的工作環境。不論性別、國籍、年齡或宗教背景等,每位員工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價值觀和才華。

在性別多元方面,雖受限於產業性質,女性員工比例相對較低,華新仍堅守性別平等原則,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與待遇,並重視每一位同仁的能力和貢獻,鼓勵同仁發揮最大潛力。

隨著全球化佈局持續深化,華新也深刻體認到不同國家與文化所帶來的多元觀點與創新動能,不僅積極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加入,也鼓勵同仁展開跨文化對話與合作,攜手邁向更多元、共融的企業文化。2024 年各項人力多元指標如下表:

▪女性主管任職情形

註:
  1. 管理階層係指股級(含)以上管理職。
  2. 初階管理階層係指股級(含)以上至課級管理職。
  3. 中階管理階層係指理級管理職。
  4. 高階管理階層係指處級(含)以上管理職。

▪員工國籍多元化

▪全球員工年齡分布

亮點專欄
華新深知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關鍵性,STEM崗位(泛指「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簡稱 STEM)的員工是華新科技驅動的核心,透過科技創新,我們尋求在可持續性發展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從新產品開發到生產工藝優化,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尖端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不斷挑戰行業的極限,為公司帶來了卓越的成果。華新因產業屬性關係女性員工相對較男性少,2024 年臺灣和大陸地區女性員工佔比約15%,不過在女性員工當中,有三分之一為 STEM 崗位的人員,由此可知,在各國政府都大力推動 STEM 人員的同時,公司在 STEM 崗位上女性員工人數相對有一定的比重,並且也逐年提升,展現出公司多元化培養專業人才,來適應未來快速發展的高科技世代。

雇用當地居民為管理階層比例

華新在各地區皆以聘用當地員工為原則,除了有效地管理當地業務提升公司營運的穩定性,並且符合當地的經濟效益,提高當地就業率和生活水平。義大利地區因公司擁有多元國籍員工,使得管理階層呈現國際化,並非由單一國籍主導,因此雇用當地居民為管理階層比例相對較低。其他地區如臺灣、大陸、印尼、馬來西亞雇用當地員工為高階主管的比例皆高於 70%。

▪各地區主管/非主管人數

▪雇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比例

註:
  1. 當地係指組織營運據點(及員工之工作地點) 所在國家,並以員工的國籍是否等同當地國別計算比例。
  2. 主管人員係指股級(含)以上管理職,高階主管係指處級(含)以上管理職。
  3. 臺灣地區主管人數,包含臺籍派駐至大陸共 21 名、臺籍派駐至印尼共 4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