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衛生政策
華新秉持「綠色製造、幸福企業、永續經營 」目標,由「環安衛管理推動中心」(原「環安衛管理委員會」)依職業安全衛生法(大陸:安全生產法)規定建立與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提供安全與健康的工作條件、消除與降低職安衛風險,推動工作者職業安全。推動中心定期檢視各廠區職業安全衛生計畫執行狀況,安全事故處理、肇災問題分析與預防。
環安衛管理推動中心管理方針
註:整理 (Sort)、整頓 (Set in order)、清掃 (Shine)、清潔(Standardize)、素養或紀律 (Sustain)。
職場安全目標
註:
- 極重大、嚴重事故係指廠內死亡、工作者無法恢復的其他傷害(如:截肢)、或廠內無法於6個月內恢復至受傷前健康狀態。
- 輕微以上事件,指廠內包含輕傷害(損失工時達一日以下)可記錄事故;工傷是指損失日數達一日以上事故 。
- 全承攬商失能傷害頻率(F.R),以非本公司員工之工作者為分析對象,此類工作者復原後作業場所不定,無法統計實際損失工作天數,以調查發生頻率(人次/百萬工時)為基準。2024 年共 2 件:承攬商死亡工傷 2 件(鹽水、煙台各 1)。
- FSI事故事件不包含輕傷害(損失天數未達 1 日)。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含消防安全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ISO 45001適用涵蓋臺灣各廠區(新莊、楊梅、臺中、鹽水)、大陸各廠區(上海華新、江陰合金、常熟華新、煙台華新)、印尼廠區(華新鎳業、旭日)與CAS之所有工作者(員工、承攬商及訪客),經內外部稽核之整體場域覆蓋率,員工占83.97%,非員工(承攬商)占98.86%(臺北總部、印尼華旭、南京置業、馬來西亞華新精密尚未通過驗證)。各生產營運據點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者參與、諮商與溝通、預防和減輕與業務直接相關之職業安全衛生衝擊等,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章節條文規定辦理。華新持續以PDCA動態檢討改善與預防再發生管理手法、內部稽核操演,年度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指標設定與追蹤等管理機制,提升同仁工作安全。
職業安全衛生之工作者參與、諮商與溝通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各廠區皆設有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註1,由企業工會指派一定比例勞工代表參與,定期(每季/每月)召開會議討論職業安全衛生(安全生產)相關法規、重大安衛議題與安衛管理績效,並將會議記錄與職業安全宣導訊息傳送給公司同仁。
職安衛委員會勞工代表比例
註:
- 臺灣各廠區依法設置安全衛生委員會(簡稱安委會),勞工代表人數均符合法規。大陸、馬來西亞及印尼廠區為安全生產委員會。
- (1)比例=勞工代表人數/委員會總人數X 100%。(2)臺灣法規規定勞工代表比例須達1/3以上,海外無此規定。
職業安全衛生溝通機制
以 ISO 45001 職業安全標準,透過下列機制落實職業安全與健康:
工作環境安全
安全文化
工安管理的目標是將安全意識及知識深植每位工作者心中,形成所謂的「工安文化」。華新於 2024 年透過近五年臺灣及大陸地區198起職災案例,讓各單位提案制度及自主管理活動,激發同仁對作業場所之硬體面進行改善、操作程序改善;現場「安全工作標準SJP」則是由實際作業人員及團隊夥伴共同檢視既有共 126 份標準作業流程規章辦法,討論後對接與修訂安全作業標準(SJP)與風險評估,讓每位工作者皆能參與工作安全相關議題,同時確保同仁「看得懂、記得牢、必須做」,2024年整體綜合傷害指數上升,但進行細部分析發現,下半年相較於上半年綜合傷害指數從 1.270 下降至 0.796,專案成效顯著。
延續 2024 年專案,2025 年將透過短影音製作高風險作業指導影片,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同時加強安全培訓,強化相關人員與主管的安全觀察能力。透過多層次檢查,從基層到高層管理,全面觀察設備、環境與行為,確保安全落實。此外,引入 AI 與 IoT 技術,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成效分析
註:
FR (事故頻率率, Frequency Rate) =工傷人次/總工時x百萬工時
SR (事故嚴重率, Severity Rate) =損工日數/總工時x百萬工時
FSI (總和傷害指數,Frequency-Severity Index) = (FR×SR /1000) 1/2
教育訓練與宣導
依法規實施培訓外,根據部門營運及現場工種,及事業單位年度安全培訓計畫需求辦理必要培訓。並對安環專責、消防逃生演練、特種作業人員、及緊急應變事故演練皆訂有定期培訓規劃外,建置完整環安證照系統,即時掌握各廠證照動向與需求。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註:專案類型包含各廠視其需求自行增加專業課程。
防火防爆
各廠區每年定期自主盤查使用化學品,建置化學品清單(進行SDS管制與GHS圖示維護),並針對相應消防滅火設備進行巡檢與異常汰換及定期舉辦相關緊急應變培訓,預防災害發生。
職業傷害與職業病
華新各廠區醫護、職業安全衛生及人資專責窗口與各部門人員共同辦理工作者健康保護及促進事項,依規範實施員工健康檢查,自主控管轄下員工及工作者,避免從事不適宜作業,近 8 年無職業病死亡或經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判定確診職業病個案。
亮點專欄
外部參與成效亮點
- 華新提供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實務 SDGs 執行作法,協助臺灣內政部消防署建構指南,獲頒發感謝狀,肯定華新於提升臺灣職場消防安全之貢獻。
- 華新於 2019 年協助臺灣臺南市政府勞工局成立「華新安衛家族」,鹽水廠作為核心企業,擔任家族「領航者」的角色,辦理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以「大廠帶小廠」的方式來協助26間家族成員改善工作環境,於2024年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安衛家族評選,榮獲-優等獎職安楷模,肯定華新在臺灣職安貢獻。
堆高機安全警示系統測試計畫
堆高機是華新各廠日常搬運的重要設備,但高速行駛、倒車或迴轉時,可能導致嚴重人員傷害。因此,堆高機的安全管理已成為影響生產安全的重要課題。
為降低事故風險,華新常熟廠導入主管機關推動的智慧叉車系統,實現數位化轉型,全面提升叉車管理。該系統涵蓋事前預防、事中管控與事後追溯,強化駕駛安全與作業監控,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未來,華新將分享測試經驗,協助大陸各廠導入,進一步降低堆高機作業風險。
廠內職業傷害
2021 至 2024 年,透過專案盤查、災害系統化分類、風險評估與安全作業標準程序(SJP)等措施降低職災,2024 年雖災害件數上升,但整體災害嚴重度下降。2025 年將透過 ISO 45001 規範、承攬商管理體系及新開發手機 APP 巡檢回饋機制,持續改善降低職業傷害。
廠內職業傷害主要類型
2024 年員工工傷事故共 109 件(含 1 件印尼鎳業死亡工傷,但不含 160 件輕傷害),員工可記錄之災害比例 1.02%,整體災害發生頻率較 2023 年高,經分析仍以基層技術操作人員發生例最高 85%(此分析不含歐洲 CAS),主要災害類型為夾捲傷害 20%,其次切割 15% 與被撞 15%;非員工工傷事故共 13 件(含 2 件死亡工傷,但不含 13 件輕傷害),主要災害類型為被撞傷害 31%,其次墜落 23%,所有相關災害事故風險及缺失,已及時透過硬體防護及管理措施完成改善。2024 年全公司無火災、化學品洩漏情形。
▪廠內工作者職業傷害統計
公式說明:
-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例=死亡人次數/實際工作時數 × 200,000
-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例(排除死亡人數)=請工傷假超過 6 個月人次/實際工作時數 × 200,000
-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例 =總工傷數/實際工作時數 × 200,000
- 實際工作時數=表定工作時數+加班時數-所有請假時數
- 2024 年職災統計分析資料,「日數」係指「日曆天」,且從事故發生的隔天開始計算「損工日數」,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次數統計不含上、下班途中交通意外事故,及輕傷害(損失工時未達 1 日)。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遵循
2024 年臺灣地區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重大裁罰(罰款超過新臺幣70萬元)共5件,列表如下,大陸、東南亞地區及歐洲地區無超過新臺幣10萬元違反事項。相關違反事項將持續進行每一事故與裁罰事件檢討,對於高風險危害作業與設備、高頻率虛驚事件,及聚焦隱患,以專案方式並透過資訊系統協助,逐步改善人員安全意識、即時掌握機械設備、管制(原)物料與化學品狀況,並逐步建置法規雲資訊系統,優化職安衛管理系統。
承攬商管理與稽核
華新與承攬商協力改善工作環境安全
註:台北總部、印尼各子公司及華新精密無承攬商故不列入表格內。
華新於臺灣及大陸地區廠區皆落實《華新麗華承攬商管理原則》,所有承攬商皆須簽署《環安衛承諾書》及遵守『承攬須知』(涵蓋率 100%)、定期召開開工會議與承攬商協議會議,承攬商須接受相關培訓後始取得入場(廠)資格。透過「承攬管理系統」管理承攬商進出廠資訊,2024 年承攬商進廠 7,822 人,各廠區持續落實《華新麗華承攬商安衛管理藍皮書》、《承攬商安衛管理規章標準化》及《承攬商保險規範》及門禁管制等,共發出 704 張缺失通知改善單、131 張違規處份罰單。2024 年共發生 2 件承攬商死亡工傷(煙台 1 人、鹽水 1 人)、11 件工傷(CAS)、13 件輕傷害(煙台 5 人、鹽水 2 人、歐洲CAS 6 人)、3 件虛驚事件(歐洲CAS),相關缺失已立即改善,重點關注事項已完成宣導。2024 年亦無承攬商在華新廠區工作環境發生火災。
職業安全衛生重點活動
華新每年設計可行的員工健康促進計劃,依據風險管理及廠內危害作業、特殊作業檢查族群(噪音、游離輻射、粉塵、高溫、鉛、錳、鎳、正己烷作業),辦理健康檢查及結果分析,訂定危害性作業的健康保護計畫,確保良好工作環境,避免職業病產生,2024 年追蹤結果並無跟工作相關的健康異常。
2024 年透過健康促進講座及活動,提高同仁健康意識及引導員工改變健康行為與習慣與獲得正確衛生知識,2024 年共辦理衛教講座 151 場次,5,562 人次參與,另有 12 名女性員工接受母性勞工健康保護。
亮點專欄
華新熱血參與馬拉松 展現團隊活力
華新積極響應運動與公益,鼓勵同仁鍛鍊身心,展現團隊精神。在 2024 年公司組團參加「國道馬拉松」與「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讓運動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來自臺灣各廠區的同仁,包括華新能源電纜中外籍員工及NKT合作夥伴,合計共約 200 名選手熱血參賽,展現對運動與健康的重視。賽後同仁分享:「終點看到公司補給站,感覺溫馨,更增強歸屬感。」華新希望透過運動,激勵員工全力以赴,將運動精神融入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