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
華新產業橫跨電線電纜、不銹鋼等上中下游產業鏈,採購品項眾多,由採購管理中心負責供應商 ESG 風險評鑑、篩選、管理與採購。經董事會通過設立「永續發展員會」,作為供應商管理政策及供應商永續管理計劃的最高決策單位。我們深知永續供應鏈在實現企業永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從原料採購到產品生產的每一步,都堅持誠信公正、標準化、效率與服務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

▪臺灣及大陸廠區永續供應鏈管理目標設定

註:2024年審查對象為2023年風險評鑑值為高風險之關鍵供應商。未達100%係因部分供應商於2024年間已無交易發生,故未執行審查需求。
供應鏈永續政策

供應商永續政策

華新制訂《供應商管理辦法》、《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估原則》及《永續採購管理辦法》等政策,確保供應商在品質、成本、交期、服務等皆符合需求,並藉由書面評鑑、實地稽查,持續追蹤供應商對環境保護、人權等議題的執行情況,以善盡社會責任,推動供應鏈永續發展。
華新供應鏈上中下游產業鏈情況,請參見年報第四章-營運概況章節及企業網站

採購管理系統建置

因應公司治理、採購資源整合需求,並落實華新採購文化(陽光、永續、專業、效率),華新於2024年啟動臺灣廠區「華新採購網暨採購管理平台」建置專案,規劃延伸華新煙台公開詢價平台之效益,新一代的系統平台將進一步擴大華新建立標準化及透明化的採購流程進程。預計於 2025 年底預計完成建置,並於2026年在華新臺灣事業單位上線,逐步邀請供應商進行協同作業。

透過系統化管理將有效提高採購工作效率、透明度及公平性,功能上將設計得透過系統欄位收集供應商碳排數據,配合整體政策規劃建立碳足跡管理機制,推動供應鏈減碳承諾。此外,採購團隊將走近供應商,落實實地審查,以深化夥伴關係。同時,配合公司政策推動綠色供應鏈,攜手減碳聯盟,共同實踐綠色價值鏈趨勢。

關鍵供應商鑑別

華新為落實供應商有效管理,以重要原料、物料、資產設備、工程承攬、廢棄物處理與委外代工等項目為評選因子,並根據華新麗華制定之「供應商管理辦法」按採購金額、重要性、影響力、獨特性、策略性合作等構面衡酌選定,從總供應商家數 5,413 家註1中鑑別出關鍵供應商503家註2,占總採購金額 64.92%,作為共同推動韌性供應鏈及強化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之對象。
註:
  1. 供應商定義為依採購流程建檔、付款與管理且當年度具收貨紀錄之供應商,並扣除合併關係人及各廠區間重複之家數。
  2. 包含臺北總部、電線電纜事業群(新莊廠、楊梅廠、上海華新)、不銹鋼事業群(鹽水廠、台中廠、煙台華新、常熟華新、江陰合金)、商貿地產事業群、華新精密、歐洲不銹鋼之供應商。

當地採購註3

華新積極與供應商夥伴合作,共同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持續落實當地採購,促進在地經濟及降低運輸能耗。各地區之採購支出中來自當地供應商的比率分別為臺灣地區 52.71%、大陸地區 18.36%、歐洲地區 29.94%,整體關鍵供應商屬於在地供應商之比率則為 27.45%。
註3:當地供應商定義為與華新直接進行交易之供應商,其營利事業登記(註冊)地點與本公司生產據點座落同一國家地區。

綠色採購

華新致力於綠色採購,根據「永續採購管理辦法」,優先選擇購買對環境衝擊較少的產品或服務,以鼓勵綠色產品的生產及使用,帶動綠色消費風氣。華新 2025 年向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申報綠色採購金額約新台幣 1.3 億元,主要集中於不銹鋼事業群之鎳鉻生鐵原料、電線電纜事業群之堆高機(租賃)、塑膠軸(租賃)、封板、集團使用之筆電、伺服器、印表機等資訊設備。除此之外,為降低產品對環境之影響,電線電纜事業群以回收舊木軸、鐵軸再利用,降低全新品採購數量,不銹鋼事業群積極採用廢鋼、廢銅、下腳料等回收再利用原料。2024年臺灣地區投入綠色採購支出總計約新臺幣 77.16 億元,佔臺灣地區整體採購比率約 13.70%。

供應鏈風險管理與因應對策

受地緣政治、疫情導致的各種貿易限制發酵,為確保原物料供應無虞,華新內部實施預先應變管理,積極穩定供應鏈夥伴合作關係,透過定期檢視建立合理安全庫存,並積極開發替代貨源,確保各項原物料的穩定與彈性供應, 2024年臺灣與大陸廠區已成功開發56項生產原物料替代品項,以避免斷料風險。

供應鏈管理落實

採購人員教育訓練

為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並強化採購人員永續管理專業能力,華新於2024年為臺灣及大陸採購人員舉行多場教育訓練,課程除了說明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減碳目標外,也分享華新結合政府資源推動的華新低碳聯盟執行績效,關注市場熱門議題的同時,也了解華新自身對於碳管理的作為。未來也將規劃持續於臺灣及大陸,不定期辦理相關教育訓練。

▪供應鏈參酌社會與環境面進行篩選與風險鑑別

新供應商評核

2024 年於臺灣、大陸、及馬來西亞等廠區共新增 617 家供應商,並藉由「新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初評問卷」,評估新供應商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確保企業供應鏈符合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原則,所發問卷共回收596份(回收率96.60%);於環境方面,為提升供應商的碳管理能力,訂定減碳措施具體的管理辦法及作業流程,華新將持續定期與供應商進行碳管理資訊的交流,並通過供應商大會舉辦主題研討,強化其碳管理意識。

為確保新進供應商符合社會標準,以降低供應鏈風險,華新要求所有承攬商及運輸商,在進入廠區作業前,必須接受由環境安全衛生及運籌單位提供的兩小時承攬安全課程以確保雙方共同維護安全的作業環境。

註:若加入歐洲不銹鋼之供應商,則2024年總新增供應商家數為 1,283 家。

▪供應商永續承諾與自評

註:包含臺北總部、電線電纜事業群(新莊廠、楊梅廠、上海華新)、不銹鋼事業群(鹽水廠、台中廠、煙台華新、常熟華新、江陰合金)、商貿地產事業群、華新精密。

關鍵供應商評鑑

華新為強化並落實供應商永續管理,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成長,不僅對供應商的品質、完工與交貨時效、服務及溝通協調能力進行評鑑,確保其符合需求,更進一步強化供應商管理機制。為提升供應商對永續經營的認知與承諾,要求臺灣與大陸廠區供應商簽署《供應商經營管理承諾書》,以確保其遵循相關管理規範。

同時,華新也邀請關鍵供應商填答「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自評問卷」,由其評估自身管理現況,評估項目包括經濟面(永續治理、供應商管理、營業秘密保護)、社會面(人權、健康與安全)、環境面(管理系統、溫室氣體、空氣污染、水資源管理、廢棄物管理)。依據自評問卷填答結果,分析供應商在永續面向的管理程度,並評估永續威脅事件發生機率、造成衝擊程度與預警機制,鑑別出各關鍵供應商於永續威脅事件發生情況下,對華新營運造成的威脅與衝擊程度。其中,2024 年高風險廠商有 8 家,主要問題與追蹤改善為:

經濟面

在永續治理方面,影響風險值計算的主要因素在於廠商未能落實管理政策的制定,例如道德行為準則、誠信經營政策、違規懲處措施,或缺乏適當的 ESG 規劃來識別重大風險,從而避免供應鏈中斷或異常狀況發生。為此,除了宣導供應商將相關事項納入執行要點外,也要求其承諾於次年度完善相關準則並加以書面化。

環境面

在廢棄物管理方面,供應商雖有對廢棄物合法清運廠商進行管理,但未有定期稽核的機制,將要求供應商將此作業列入例行性檢核重點,並搭配華新環安單位進行實地審查及宣導。

▪臺灣及大陸廠區關鍵供應商風險鑑別

供應商稽核與輔導機制

為提升供應鏈永續發展廣度及深度,2024 年除了擴大舉辦年度供應商交流大會外,也遴選關鍵供應商進行實地稽核與訪談,依據各永續議題風險給予相對應的輔導與協助,預防及降低風險發生機會。作法包括:

  • 定期與不定期舉辦交流討論會議,扶持供應商成長與提升經營體質。
  • 持續進行現有承攬商到廠施工需100%事前安全教育訓練機制。
  • 現地查核供應商在經營治理、社會與環境面之做法,考評與查核缺失持續做改良改善。
  • 透過系統管理與評鑑表單等工具建立採購流程之風險鑑別機制。

深化供應鏈永續管理、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在 2024 年,華新通過不定期拜訪 133 家供應商,積極推動永續經營政策並推廣共同目標。同時,華新舉辦了供應商交流大會,邀請來自不銹鋼事業群、線纜事業群及資源事業群的在地及海外供應商夥伴,共同參與分別在臺灣與大陸舉行的兩場大會。本次大會旨在深化與供應商的合作,提升其應對永續議題的能力,並鼓勵供應商將永續發展納入公司管理議程。

臺灣場以「減碳永續、智能未來」為主題,大陸場則以「減碳智能、共贏未來」為口號,攜手供應商夥伴共同探討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兩場大會均設有 3 場主題研討會,內容涵蓋「華新永續經營發展」、「企業綠色永續減碳」及「AI數位應用與企業營運升級」,並邀請業界與學界專家共同參與。這些研討會旨在提升供應商的永續治理知識,強化風險管理機制,並與供應商一同應對市場挑戰,推動供應鏈永續管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逐步實現ESG永續發展目標。

此外,2024 年在大陸場供應商大會上首次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與重點策略合作夥伴簽署合作協議,旨在強化韌性供應鏈,與夥伴攜手尋求創新機遇,深化雙方合作,實現共生共長與永續發展。

▪供應商交流大會

優質供應商遴選機制

華新將於 2025 年首次推行優質供應商遴選機制,全面評估供應商在永續發展與日常交易中的績效表現。評選標準包括:生產獲得國家認證的綠色標章產品、在碳排管理方面展現卓越成效以及在產品品質、交期及服務等日常交易中方面表現優異。
通過遴選的供應商將獲邀參與年度供應商大會,於會中公開表揚其傑出貢獻,並邀請其分享實務經驗,以促進供應鏈間的知識交流與協同成長。同時,這些優質供應商在未來的商務合作中,於同等條件下將享有具有優先選商及議價的權益,進一步深化彼此合作關係,攜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客戶服務

華新堅持服務客戶的精神與理念:以客戶及產業發展為重點,優化服務流程,提升客戶信賴度以創造雙贏。為提升客戶服務品質及效率,電線電纜事業群精準管理客戶需求、報價、客訴處理機制等業務活動,以滾動式調整供給,高度預測客戶需求並優化生產計畫,從而實現精準交付。透過持續優化服務流程、積極應對客戶需求和回饋、以及深入合作開發,致力於成為客戶最信賴的合作夥伴。

電線電纜事業群各廠區的客戶服務亮點可參考下方專欄,不銹鋼事業群則持續推動數位化專案,以優化服務品質,包括在台灣與大陸全面導入CRM系統,整合管理報價、客訴、帳款等業務活動,提升客戶服務的品質與效率。2023年上線的電子偕同系統,有助於縮短與客戶間的訂單溝通時間,並方便客戶追蹤訂單進度與調節庫存。自2023年首家示範客戶啟用以來,截至2024年,該系統已覆蓋總體出貨量的41.8%,未來將持續推廣至更多客戶,進一步提升客戶競爭力。此外,因應國際碳費與碳關稅政策趨勢,華新響應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製造部門淨零轉型推動計畫」,與合作夥伴共同組建「1+N碳管理示範團隊」。截至目前,已有11家客戶加入該計畫,華新藉由上游鋼廠的先行經驗,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盤查與節能診斷,共同推動不銹鋼產業鏈的低碳轉型。

客戶滿意度

電線電纜事業群為了深入瞭解客戶對產品品質的反饋,2024 年共舉辦 32 場客戶重點訪談,深入收集並分析客戶需求,推動多項用料改進與新產品測試。其中,華新與客戶攜手開發大型風機電纜及高速傳輸充電線組等創新產品,為客戶拓展新市場提供穩定支持與技術保障。不銹鋼事業群則透過產品專家服務團隊,與客戶緊密合作,針對技術層面解決痛點。除例行客戶拜訪、了解用料狀況外,2024 年於台灣舉辦43場客戶技術研討會,探討品質議題、追蹤新產品測試進度,並進行特定技術專題討論,協助客戶優化用料,如調整加工工序與設備參數設定等。

在客戶滿意度方面,電線電纜事業群整體滿意度達 89.3%,與 2023 年持平。其中,品質提升至 90.0%,反映客戶對產品可靠性與穩定性的滿意度高;服務滿意度達 91.4%,反映服務效率與支持水準受客戶認可;商業條件維持在 74.7%,表現穩定;交貨滿意度則小幅提升至 89.1%,展現華新的供應鏈與物流能力。不銹鋼事業群的客戶滿意度調查顯示,總體滿意度未達 84.9% 的預期目標,其中交貨構面降幅最大。近年來,國際原料價格與不銹鋼市場低迷,整體供應鏈維持低庫存,導致下游客戶對短交期與交期準確性的要求提高。為應對此挑戰,華新運用數位科技預測客戶採購需求,並優化生產排程,透過精準交期服務,確保供貨準時,進一步提升客戶對本公司交貨的滿意度。

▪電線電纜事業群客戶滿意度

註:電線電纜事業群涵蓋範圍為新莊廠、楊梅廠以及上海華新

▪不銹鋼事業群客戶滿意度

註:不銹鋼事業群涵蓋範圍為鹽水廠、台中廠、煙台華新、常熟華新、江陰合金及歐洲不銹鋼。

保護客戶隱私

秉持保護營業資訊及客戶隱私之原則,華新訂定《員工道德行為準則》和《資訊安全管理程序》等規範,以避免未經授權的資訊存取、篡改或不當披露,以保障客戶的隱私和權益。同時透過宣揚、管理審查、內部稽核等方式,要求全體同仁均須遵守相關的管理規定。2024年,本公司無侵犯客戶隱私或遭客戶投訴隱私遭侵犯的情事。